走遊日:113/12/12
走荷苞山步道+走尋小溪子山圖根點基石
小溪子山與荷苞山步道不在同一條路線上,有名的步道與資訊很少的小溪子山,基石控的芬芬,可以說是爲了找尋這座山來走荷苞山步道
荷苞山步道,幾年前賞桐花走過一次,這趟來覺得步道鋪設的更優質,是一條簡單好走又有點陡度的健走步道
小溪子山與荷苞山以地母廟為中心,都可以單獨登頂。

⬆️往小溪子山的路線,山友分享的走法是在停車場旁走往「中華盤古古佛靈學協會」,水泥路徑清楚
⬆️依照GPX在一間工寮後方有條小泥土路,到登頂前遇雜草林,沒明顯路線也沒任何路標指示,只能依據海拔高度,鑽雜草叢上行,即紅色圈

⬆️上頂平坦處正是海拔高度226公尺,終找到,我家太爺說我有瘋狂😝,也感謝他的配合
小溪子山,H226m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59號

⬆️下山不想再鑽草叢,找有可以走的路前行,就見有一條路條,往柳丁園及旁邊有座高壓電塔的果園路,終點是民宅,見到我們說這條路線不給過

⬆️否則這路線就在地母廟停車場最後方對面,路線清楚也更快登頂小溪子山,即GPX黃色圈
您若也是基石控,再參考

⬆️走荷苞山步道把車停在地母廟停車場,建德寺地母廟又稱為靈台山建德寺,座落在荷苞山的山腰上,創建於清光緒34年,也算歷史古蹟
地母廟很鮮明的建築,寺廟前建有「八卦掌地球九龍池」,九條泥塑的彩龍以八卦池為中心,由池上的柱頂撐起一個地球,球頂有地母娘娘及八卦圖,象徵至高無上的地位
⬆️在地母廟旁石階步道起登,緩爬升的路段皆建置石階利行走,交錯著落葉山徑及以卵石、石板取代部分路段的泥土路,多元化路況很親民好走

⬆️桐花步道,除了油桐樹也栽植大量相思樹
相思林根系發達,能耐風抗旱、適應貧瘠地,是綠化荒山、保護水土的良好樹種
常綠大喬木,葉茂密,綠了山野,
一把把的大樹傘的路段,樹蔭遮天特別不曬;
風吹起,也成了大樹扇,搧起清風人舒爽,爬山當下很清涼

⬆️登頂路上做有休息區及兩座賞景平台
賞景是爬山路上的心靈潤滑液,很貼心的一條優質步道
⬆️登上荷苞山頂,海拔不高視野遼闊

⬆️海拔H265m,三等三角點272號基石

⬆️GPS衛星控制點

⬆️這趟來多了到此一遊藝術裝置相框

⬆️有六個觀景面向
濃䕃底下的山頂,多待上片刻會很舒心

⬆️依據離線地圖就在山頂上走另一條水泥產業道路返回地母廟,走尋小溪子山,
資訊極少的「小溪子山」,有迷航想放棄的念頭,我家太爺的勇往直前鼓勵了我….🥰🥰🥰…..end
🥰若喜歡芬芬的文章 可以追蹤芬芬的夢幻天空
粉絲專頁連結⬇️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1UHw3VAqNj/?mibextid=LQQJ4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