➡️「三段崎古道」位於新竹縣新埔、芎林兩鄉鎮的交界,是清朝時期芎林鄉下山村農民,運送柑橘等農作物前往新埔販賣所走出來的一條挑擔古道。
➡️三段崎,是這條古道沿途有三段山坡石階路(石崎仔)古道隨著公路與產業道路開發,已成網狀般連接
尋訪古道可依行者腳力選擇路線及古道可通行之路況為主
➡️三段崎古道,若從芎林端入口,幾種走法,撿點三顆基石後..
1.原路返回
2. 山路盡頭接公路(竹22線)O繞
3.山路盡頭走山路支線返回,成小O繞(芬芬倆走的路線)
▶️務必下載航跡圖,不要獨行,因為幾乎沒有人可以問路
⬆️走三段崎古道可從新埔端或芎林端進入,導航「三段崎古道」就會顯示芎林鄉,建議快到達時就找路邊停車,古道入口處是民宅及有間金鑑堂少有停車點
⬆️入口點有古道指標、古味十足的涼亭及簡易解說牌
⬆️走上一段15分鐘的水泥路(上坡時不覺得陡回程下坡就有感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2949-742740749-g_n.jpg)
⬆️在山路與水泥路交岔口左上會有一座觀景涼亭,這條古道能見到的開闊點極少,記得上去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2975-1331326486-g_n.jpg)
⬆️涼亭遠眺新竹鄉鎮市容,古時的阡陌縱橫變成眼前的綠原平疇
古道保存有它的意義,走古道尋(古道)-追隨前人淳樸厚道、勤勉刻苦的精神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3016-4242367152-g_n.jpg)
⬆️在涼亭遇上今天走這條古道除了我倆的另外二人之一,曠大哥
沒錯,姓「曠」的山友大哥,三不五時的走這條古道及砍除雜草,使這條人煙稀少的古道不致於湮沒於荒草之中
見到芬芬倆很開心,熱心的要帶路,感受到他想盡地主之誼的熱誠
▶️照片露臉經過當事人同意
⬆️也因為他的帶路帶我們走一條去年剛開通的新路線
觀景涼亭下岔路往右行3分鐘石板路
⬆️有一岔路右上開始進入山路
往石頭坑山西南峰
就5分鐘的路程,有顆石頭坑西南峰夫妻基石,海拔210公尺(的確,沒曠大哥帶路,是會錯過這顆基石)
即標注點1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3703-2685233884-g_n.jpg)
⬆️再3分鐘的路徑上有顆209峰手作基石
山友前輩的神來一筆
標注點2
⬆️走在落葉滿谷的山路上也時有叉路
依循著離線地圖走都不至於迷路
距離209峰8分鐘來到石頭坑山第一顆三等三角點海拔235公尺,6號基石,旁邊一顆保護區界石
標注點3
同一路線3分鐘後會有第二顆二等三角點海拔237公尺1029號基石
標注點4
同一座山有兩顆基石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4389-900751016-g_n.jpg)
⬆️在這裡樹縫旁有山路上唯二的觀景點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4496-3049663326-g_n.jpg)
⬆️撿點完基石返回岔路口循三段崎古道紙標前行
雜林密佈的古道,寬敞平緩的山徑,舖著卵石的路徑是挑擔古道的特色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4710-3567025999-g_n.jpg)
⬆️過鐵網橋、經果園竹林路徑轉為狹窄
有果園旁必有民家,現今應該都是作為工寮使用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4869-2027026388-g_n.jpg)
⬆️直行的路徑,曠大哥在此特別指引我倆右上方有顆高聳老樟樹,樹旁有古老的石棚土地公
兩相為伴,默默守護著古道,向旅者細訴逝去的歷史歲月
步道上的很特別的景觀,但很容易錯過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5091-1021117809-g_n.jpg)
⬆️再5分鐘抵步道上的公路入口
此時有三種選擇:
1. 接竹22線走公路O繞接回原點
2. 原路返回
3. 在林中岔路口走支線山路回程
曠大哥摩托車停在此處,我們就在此處告別,感謝他今日的陪同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5306-56652166-g_n.jpg)
⬆️我下載的離線地圖就是走支線回程
應該是這條支線少人走,樹叢茂密倒竹多,也有兩三段不長的拉繩路段
有下載G P X,路線都還算可行,只是蜘蛛網多很擾人
⬆️接上開闊岔路點,安心了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beautylady45/1727105540-3458621277-g_n.jpg)
⬆️回程路,走下一段卵石路,刻劃著挑擔古道的歷史軌跡,接走來時的水泥路,有感陡倒著走
今天的三段崎古道巡禮,在太陽公公的助益下完成
….end
🥰若喜歡芬芬的文章 可以追蹤芬芬的夢幻天空
粉絲專業連結⬇️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64052672552&mibextid=LQQJ4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