➡️巴層巴墨山,屏東縣獅子鄉郊山,山頂海拔937公尺 來回5.5公里全程呈30-60度的爬升及陡下,考驗肌耐力
➡️山之險峻不必高,非巴層巴墨山莫屬
看的見的危機,會注意;看不見的危機,提心吊膽,非它莫屬
➡️有全台唯一季節限定版的西瓜河景觀,途中三個點有極佳的西瓜河蜿蜒曲徑的視野展望
➡️ 全台最早的冬季西瓜,恆春半島在每年的8、9月植瓜苗,12月到次年的1月採收上市
➡️有名西瓜河賞景期限定2月前。
▶️里龍山小百岳⬇️
➡️https://beautylady45.pixnet.net/blog/post/341916276
⬆️抵巴層巴墨山最佳導航點-座標N22 16 45.0 E120 43 15.9,直接到登山口
導航卡悠峯瀑布對首次來的人還是會沒安全感
從線道開進來的產業道路,不平順的泥石路,高底盤車才好開
⬆️側邊的層層山巒離得很近,這塊溪床的西瓜已採收,沒見到綠色點點
⬆️路邊芒果花開燦爛
⬆️接近管制站前的這段產業道路,
層巒起伏的山景及正待採收的西瓜田景,算是首部曲
是山行路程中會俯看到的西瓜河的景象
⬆️這座有尖銳山頭的枋野山,山友形容像御飯糰
⬆️經過管制站,登記一位人員資料、人數,不必下車
⬆️依著座標抵達登山口,路邊停車,注意綁有路條的起登點
⬆️起登點海拔90公尺開始就爬升,沒有熱身的唷
所以欲登此山必須已經有走過中級山經驗腳力才能勝任
一路就是30-60度陡度的泥沙山徑爬升,少有綁繩路段 有時得抓住粗一點的樹幹使力
⬆️路程前段林相:光禿白了頭的銀合歡乾枯樹枝,有銀白世界的蒼涼美
⬆️在最滑的泥石路上攀升,這對習慣各種路況的我倆來說,不難
⬆️難在,橫倒半空中的樹幹擋路撞頭連連,得蹲低低頭前行;但還是避不了,最後一次撞到最痛,眼淚快飆出來😰
⬆️遇全倒的樹幹跨越;乾枯的樹枝盤結成樹網,撥網前進
⬆️在尖刺的樹幹中側身而過
全程就是低頭再低頭,而且不能太快抬頭,稍不小心被前頭裸露的尖刺樹幹刺到,我家太爺中頭奬😨
一直小心翼翼,還是中了,只能說我倆都太高了?還是不夠高?☹️
⬆️爬升這段的頁岩壁,已經走了40分到第一個展望點..
⬆️俯瞰南迴鐵路、枋野號誌站及群山下沿溪床而種的西瓜田,真像極了湖水碧綠的西瓜河
⬆️重點拍拍照
⬆️繼續沿著路徑-拉繩走崩壁下,一樣的白木茫茫

⬆️越爬升植物景緻越茂盛,以九芎樹為大宗,
它耐乾旱耐貧瘠,在其他植物無法生長的環境,反而是它大展身手的好時機。
⬆️在一路爬升約2小時有第二個-vip級展望點..
群巒聳翠及盤旋群峰下的蜿蜒水綠曲流-西瓜田、南迴鐵路、川流其間的枋山溪
全員入鏡,極其壯闊,看見此景,一路的辛苦終有代價 仔細往樹叢外看也能看到另一個景
枋山溪的獨角戲
⬆️再繼續拉繩爬升 有拉繩的路段是比較有安全感
再1小時登頂
巴層巴墨山海拔937公尺,有一顆山字森林三角點。
⬆️180度環視…
冷門山,這條路線未見其他山友,上山3小時

⬆️這種路徑下山不輕鬆尤其滑 簡易冰爪伺候
從上往下看不會再撞頭,只要注意找踩點,但有些路段就是沒踩點、沒繩拉,只能小心再小心

⬆️到第一個展望點,下山了可以稍等.. 等到火車經過,過山洞,歡喜..
⬆️下山抵登山口
感想..來一次就好,記得,冬季來..
▶️恆春半島的農人選在冬季種出台灣僅有的冬季西瓜,完全是拜落山風之賜。
根部纖弱,耐乾不耐濕的西瓜,除了要選擇排水良好,土層深卻鬆軟的土壤種植外,西瓜也很怕露水,強勁的落山風吹到半島,露水下不來,西瓜取得良好的成長環境,等到瓜快熟時,落山風更大,瓜葉被吹乾,瓜藤也多少受損,如此一來,西瓜感受生命受到威脅,反而會集中所有的力量,讓瓜又大又甜,以豐潤種子成熟。

⬆️下山順道去看看枋野號誌站
枋野站因是號誌站無辦理客貨運業務
現有行車號誌由綜合調度所集中遙控依C.T.C辦理列車待避、交會等調度事宜

⬆️下載GPS於健行筆記